猜你想搜 换一换
热门搜索
“人人人,代谢靡尽,先后觉新民。可能可能,陶冶精神,道德润心身。吾侪同学,负斯重任,相勉又相亲。五载光阴,学与俱进,磐固我根本。叶蓁蓁,木欣欣,碧梧万枝新。之江西,西湖滨,桃李一堂春。”这首由夏丏尊作词、李叔同谱曲的百年前的校歌蕴含了经亨颐主持下的浙江一师(杭高前身)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由此,在主体创新教育的旗帜下,杭高成为浙江新文化运动的中心,近现代中国诸多名家大师的人生驿站,诸多先驱志士、文化名流、科技精英启航的港湾。
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起源于养正书塾与浙江两级师范,经杭州府中、省立一中与省立一师、省立高中、省立杭高、杭州一中之改制嬗变,从浙江最早的公立中学到浙江新文化运动中心,从浙江规模最大的综合中学到享誉全国的江浙“四大名中”,至今已历百余年。科学、民主、求真、创新之校风和勤奋、求实、开拓之学风,推动着杭高在历史上数度站在时代与教育改革大潮的前列。
百年杭高,涌现出一代又一代推动近现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卓越人才。陈叔通、沈钧儒、鲁迅、经亨颐、李叔同、夏丏尊、陈望道、马叙伦、朱自清、叶圣陶、蒋梦麟、崔东伯等名家云集,光耀教坛。莘莘学子英才辈出:成为革命志士的有俞秀松、施存统、汪寿华、梁柏台、金甲武等,成为文化名流的有徐志摩、郁达夫、丰子恺、潘天寿、曹聚仁、柔石、冯雪峰、金庸、刘吉、张抗抗等,成为科技精英的有姜立夫、陈建功、蒋筑英、徐匡迪等,更有以徐光春、卢展工等为代表的众多杰出校友。杭高至今已有46位校友当选为中外院士,被誉为“院士的摇篮”。
杭高占地110亩,是目前杭州市城区占地面积最大、办学规模最大的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花园式绿化先进单位。学校地处市中心,交通便利。学校拥有适合现代化教育教学的多媒体教室、理科综合数字化实验室、电子阅览室、校园网络系统等,设有训练设施完备的大型体育馆、藏书20多万册的校图书馆、全省中学界唯一的示范天文台和地矿标本室等,拥有“一苑一墙一井”(贡苑、浮雕墙、贡院古井)、“三园三室三亭”(亨颐园、养正园、树人园、校史陈列馆、鲁迅纪念室、校友文库、贡院碑亭、叔同亭、鲁迅亭)等,杭高以集自然、科学和人文景观为一身,融历史与现代为一体的校园环境而成为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中一处独特亮丽、底蕴丰厚的人文景区。
百年杭高,薪火相传。如今,时代呼唤主体意识,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造就独立、健全人格,为素质教育的要旨所在。新时期的杭高秉承百年名校的精神传统,以弘扬主体意识、创新精神为己任,在尊重和信任的前提下,在民主和宽容的氛围中,倡导“自动、自由、自治、自律”,致力于校园生活的认知、交往、审美的统一,着眼于人的精神、情怀和智慧、潜能的深远培育与开发,努力使莘莘学子秉有渊深的学识、新颖的技能、清明的才智、通达的性情、宽广的胸怀和高贵的教养,使之在知、情、意、行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个体的最优发展。20世纪90年代,学校率先推行“轻负担高质量”教学改革,注重培养深具潜力并能持续发展的学生。21世纪,学校秉承“文化立校、师资立业、道德立人”的办学精神,坚持“科学与人文并重,规范和个性共存”教育理念,提升办学境界。学校现有班级36个,教职工175人,教师结构优化,高级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0%,省特级教师及市系统级以上的教坛新秀、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占75%,一支“师德好,业务精”的教师队伍保障了学校在历年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始终名列全省前茅,并在每年的全国和省、市各类竞赛中屡创佳绩。学校每年不仅向国内外各知名高校输送一大批优秀毕业生,还向浙江大学和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等地的知名大学保送高一、高二的优秀学生。学校为杭州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以“和谐校园,人文杭高”为校园文化建设整体目标,打造富有杭高特色的精品社团(现有28个,其中包括享誉全国的杭高天文社以及获浙江省首届校园文学PK大赛团体最高奖的鲁迅文学社等,涌现出全球天文史上发现FMO的首位女生丁舒珊、2006年获得亚太地区天文奥赛银奖的杨毅、中国少科院小院士王佳寅、杭州少年文学院小院士张宙跇等优秀学生),建设全国一流的校园社团文化。
杭高先后被授予杭州市人民满意学校、杭州市双文明红旗单位、浙江省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并赢得省市乃至国家领导的关怀。1998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亲临杭高视察。1999年5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为杭高百年校庆题词:“重视基础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百年杭高,有六万校友流布海内外,北京、上海、台湾乃至海外诸国均有杭高校友会活动。杭高是杭州市重点涉外单位,已与日本、欧美、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诸多学校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关系。1995年10月17日,杭高与日本福井市北陆高等学校缔结为友好学校;2002年起,杭高与美国多佛•舒伯尔公立中学建立友好关系,双方互派师生,进行一年一度的友好校际交流。学校每年还选送一批师生赴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国进行交流访问。2006年学校接待国内外参观交流人员近3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