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民姿态,就公共事务,做理性表达
2012年11月22日,徐汇区第六届学术节“余党绪名师工作室”暨上海师大附中语文学科基地专场活动在我校举行。徐汇区教育学会会长顾奎华,徐汇区教育局副局长沈建华,教育学会副会长,徐汇区名师工作室负责人任博生等领导光临指导。严一平校长和顾奎华会长先后致辞,表达了对学术节工作的支持,对语文组教学探索的肯定。与会专家黄玉峰、陈友勤、周宏、王荣生、段学俭、王柏玲、何勇、邓彤、金中、范飙、徐泽春等,就“余党绪名师工作室”提供的课例及其理念就能行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充分肯定了该写作教育理念在当前写作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
活动开设了4节研究课。余党绪老师开设了《说理才是硬道理——议论文的表达功能及其审美趣味》,讨论议论文的的说理功能;来自位育中学的学员张蕾老师开设《微博环境下的理性表达》,讨论网络社会中的公民如何自主表达与理性表达;孔超琼老师开设了《质疑——开启写作思维之门》,意在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习惯和质疑精神;石海红老师开设《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景观文化课”中寻找写作的灵感与资源》,结合附中的“景观文化课”,探讨写作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四节课内容不同,风格各异,都从特定的角度展示了“公民表达”的基本内涵与要求。
在研讨阶段,余党绪老师介绍了关于“公民表达与写作教育”的思考与探索。他指出,写作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其培养公民、培养公民表达素养的独特作用,提升写作教学的育人价值;写作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实践;同时,写作教育还应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造素养的培育。当前的写作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评估体系,似乎都是为了培养超乎众人的政治家、作家和艺术家,而不是为了满足每一个学生作为公民的生活需要,精英写作色彩很重。目标定位过高让学生对写作望而生畏,望而生厌,也造成了在写作教育中漠视学生的生命需求、脱离生活实践、禁锢思想、僵化思维的后果。这就要求把我们将写作从天上请回凡间,从贵族变为平民。在写作教育中,强调“表达”与“公民”两个概念,以“表达”来界定写作的基本形态与功能,以褪去传统文化赋予写作的神秘色彩;“公民”是人基本的社会身份,以“公民”来界定写作者的身份与姿态,界定写作及其检测的内容与标准。
基于这些想法,余党绪老师提出“以公民姿态,就公共事务,作理性表达”的“公民表达素养”,以此作为改善和提升写作教学的一种途径。近几年来,“余党绪名师工作室”和附中语文组孜孜不倦的探索写作教学,形成了一些较为稳定的理念和作法,在写作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上也卓有成效,“公民公益社会实践课程”就是其中之一。在课程开发者张双桥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参加康健社会“为老服务中心”的公益活动,在实践中对社区的养老服务工作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在活动中,该校学生蔡明豪就他们的调查研究做了报告。
黄玉峰老师、周宏老师等专家对课例及其内含的理念给予高度评价。黄老师认为,将“公民表达素养”引入写作教学,对于改革目前写作教学“人”的空缺状况大有益处,在理念与实践上均有不俗的引领意义,应该坚持并且弘扬这个理念。来自华东师大中文系、负责上海高考作文阅卷的周宏老师,则从高考写作阅卷的角度肯定了“公民表达素养”的价值。他表示,高考写作呼唤有个性的、有真情实感的、有理性思辨的好作文,“公民写作素养”毫无疑问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合乎写作教学改革的方向。
“余党绪名师工作室”成立以来,一直以写作教学作为探索的重点。在第二届名师工作室的培训工作中,余党绪老师和学员一起撰写并出版了《公民表达与写作教育》一书,比较系统的阐述了“公民表达素养”的内涵及其内容,并以案例的方式呈现了一些具体的教学探索,在语文教学界引起了比较广泛的关注。
来自上海市名师培养基地的学员、区名师工作室的学员以及各校一百多位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